首页 常识

九月是什么季节代表什么(农历九月秋尽迎冬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10 08:23:19    


农历九月,是秋天的最后一个月,又被人们称为“季秋”。深秋时节,大地更是萧条冷寂,入目多衰败之景。而随着秋天即将结束,冬天也在门外候着了。


秋冬之交,天气愈发寒冷,风霜渐增,天地间生机尽失。一年的光阴,也所剩不多了。


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

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。

——唐·白居易《暮江吟》


说到九月,我立刻想到了这首小诗,简洁,却又好有美感。傍晚时分,残阳余晖铺于江面,江水荡漾不已。那被夕阳所照耀处,红光似染,而另一半则是暗绿色的滚滚波涛,明暗之间,冷暖碰撞,真是绝美的风光。而最令人喜爱的,便是九月初三的夜晚,露水就像晶莹的珍珠,而天边的新月如同精巧的弓!


芦花是深秋时节,山水间最好的装饰,趁着秋未尽,还可以看几回。在如雪一般的芦花丛里,做一个隐逸之人,不比神仙更自在吗?


八月九月芦花飞,南谿老人重钓归。

秋山入帘翠滴滴,野艇倚槛云依依。

却把鱼竿寻小径,闲梳鹤发对斜晖。

翻嫌四皓曾多事,出为储皇定是非。

——唐·张志和《渔父》


八月九月之时,芦花迎风飞舞。南溪的老人垂钓归来。远处的秋山映入门帘里,翠色欲滴,十分动人。小船靠着栏杆停泊,水中倒映着云彩。手里拿着一支鱼竿,寻找小路。在夕阳余晖里,悠闲地梳理着白色的头发。这样的日子是多么逍遥啊。真是想不通,商山四皓为何要多事,出山为了谁做太子而陷入是是非非里。做一个自在闲人,不好吗?时光匆匆,秋又将尽了,莫负了初心!



九月秋意浓,而重阳节,便是九月的重头戏。重阳一过,秋天也更深了。

风转云头敛,烟销水面开。


晴虹桥影出,秋雁橹声来。

郡静官初罢,乡遥信未回。

明朝是重九,谁劝菊花杯。

——唐·白居易《河亭晴望(九月八日)》


秋风吹拂,秋云散去,烟雾消逝,水波清朗,荡漾在眼底。天气晴好时,桥影如彩虹,投入水中,摇橹声醉人,伴着空中的雁鸣前来。这地方清静,我也刚刚罢了官,自己取乐去。只是故乡太遥远,一时不得归去啊。明天便是重阳节了,有谁来劝我,与我痛饮菊花酒呢!一个人的日子,只有假装坚强,成年人,早学会了硬扛。


农历九月,白露成霜,天寒地冻,仿佛有些冬天的意思了。


高秋八九月,白露变为霜。

终年会飘堕,安得久馨香。

——汉·宋子侯《董娇饶》


八九月天高云淡,白露凝结成了寒霜。天气一冷,草木也就容易凋零。这些可怜的植物啊,还逃不过被摧折的命运啊。有什么办法,能让它们的馨香,更长久地停留呢?却好像并不能够啊!好花不常开,好景不常在,身为凡人的我们,只有珍惜眼前啊。



江南的秋天,即使到了九月,也还是温婉的,动人的。时光的沧桑,好像被水乡给化掉了。


九月江南花事休,芙蓉宛转在中洲。

美人笑隔盈盈水,落日还生渺渺愁。

露洗玉盘金殿冷,风吹罗带锦城秋。

相看未用伤迟暮,别有池塘一种幽。

——明·文徵明《钱氏池上芙蓉》


九月江南,百花凋残,而荷花居然未谢尽,端端开在湖中心。秋荷如同美人,笑盈盈地,隔着碧水。落日将沉,更生出渺渺的忧愁。夜间生白露,处处寒凉,西风吹城,秋色似锦。此时的风景,也值得一看,又何必伤感秋天已晚呢?我反而觉得,这幽幽的意境,是更有味道了啊!江南好,秋天亦佳!


江南的烟雨,不分四季。只是秋天的雨,更加多愁,若是他乡之人,又逢上秋日之雨,便身在江南,也难免惆怅。


九月江南烟雨里,客枕凄凉,到晓浑无寐。

起上小楼观海气,昏昏半约渔樵市。

断雁西边家万里。

料得秋来,笑我归无计。

剑在床头书在几,未甘分付黄花泪。

——宋·程垓《凤栖梧》


九月,人在江南烟雨里。客居他乡,一夜无眠,只觉得分外凄凉啊。到了清晨,登上小楼,观望海气,朦朦胧胧间,仿佛可看见渔樵市。西边是故乡的方向,雁叫声声,好像笑我,已经秋天了,却还不能归去。我这漂泊的日子啊,一言难尽,床头悬着剑,桌子上摆放着书,我的心中,也有宏图大志,又怎甘心,动不动就对着菊花哭泣呢!



九月渐深,秋日渐尽。时光从来不停留,它给了我们四季,却又带走了我们最美好的年华,最激荡人心的故事,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。


家贫惟种竹,时幸故人看。

菊度重阳少,林经闰月寒。

宿酲犹落帽,华发强扶冠。

美景良难得,今朝更尽欢。

——唐·严维《九月十日即事》


家里实在贫寒,只种了一些竹子,故人若不嫌弃,还是可以看的。菊花经过重阳节,越来越少了。树林经过闰月,也越来越透出寒意。宿醉醒来,却还是糊里糊涂地,帽子也落在了地上,头发已白,勉强扶着冠带。美景太难得,而比起好风景,好心情更可贵。人生能得几回醉呢?今天就让我们尽情饮酒,将欢乐进行到底!


九月秋深了,霜浓雾重,红叶纷纷而落,也不知还能落多久。不过,溪河里的螃蟹,却正是肥美的时候。秋的味道,无处不在,才最叫人馋呀。


九月霜风吹客衣,溪头红叶傍人飞。

村场酒薄何妨醉,菰正堪烹蟹正肥。

——宋·陆游《若耶溪上》


九月的霜风,吹着旅人的衣衫,溪头的红叶,在身边飞来飞去。村子里的酒虽然算不得多好,却也可以买醉。更让人高兴的是,茭白正适宜烹煮,而螃蟹也很肥美,下酒菜也不缺了。生活能有这样的标准,就算身在他乡,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?



九月就快过完了,十月就在眼前。时光啊,太匆匆,我们也只有与它一起,一路向前。


九月三十日,雨声如别秋。

无端满阶叶,共白几人头?

点滴侵寒梦,萧骚着淡愁。

渔歌听不唱,蓑湿棹回舟。

——唐·杜牧《夜雨》


九月三十日,雨声淅沥,好像在告别秋天。台阶上飘满了落叶,有多少人又白了鬓发?点点滴滴的雨,侵入我的梦中,梦里也有了寒意。淡淡的忧愁,无法可排除。渔歌声也忽然停下来了,原来渔人的蓑衣打湿了,他也急着回家,划起了船桨,顾不得其他了。


九月将尽,冬天说来就来。枝叶渐稀,草木更枯,霜华更重,秋到尽时,便是冬。然而菊花还在开着,橘子正红,茭白肥嫩,管它是秋天还是冬天,这个时节,也仍是可爱的,仍有风景可看,仍有美食可待。时光永远不负人,一边走,一边就有惊喜到来。秋尽冬又来,我仍是喜欢。
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