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
继承人顺序是什么(继承人的范围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19 09:53:29    


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【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】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:

(一)第一顺序:配偶、子女、父母;

(二)第二顺序: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

继承开始后,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;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,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

本编所称子女,包括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、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。

本编所称父母,包括生父母、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。

本编所称兄弟姐妹,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、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、养兄弟姐妹、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。


由本条继承顺序的规定可知,法定继承有两个顺序:

一、配偶、子女、父母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。

1.配偶

配偶是指因合法的婚姻关系(大白话就是领取了结婚证的)而确立夫妻身份的男女双方,所以属于同居关系的就要再问有没有继承权的问题了。

2.子女

子女包括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、养子女、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,所以有“私生子”情况的,按法律规定是有继承权的。

3.父母

父母,包括生父母、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。

当然“干爹”“干妈”“干女儿”“干儿子”这些情况是否能相互继承,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毕竟老百姓的习俗不一定能得到法律上的支持的。

特别注意,丧偶儿媳对公婆,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,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。所以有时候好人是有好报的。

二、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。

这里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、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、养兄弟姐妹、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。

三、补充特殊情况。

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;对于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;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但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应少分或不分。如果继承人之外的人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,或者继承人协商同意不均等分配,也可以不均等分配遗产。

总之,法定继承先由第一顺序来分遗产,第一顺序没有继承人时才轮到第二顺序的继承人,

不是你属于继承人的范围就一定能继承,还得按照顺序来的。同时法律也是有情的,其他人尽心抚养和赡养也是可以分遗产的,相信善良有回报。

相关阅读: